跳至內容

項士孝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項士孝
出生1917年2月4日
 中華民國安徽省黟縣
逝世1991年9月10日(1991歲—09—10)(74歲)
 中國湖北省十堰市
教育程度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
瑞士巴塞爾大學醫學院
知名於神經解剖學家,醫學教育家,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創始人
醫療生涯
行業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
機構上海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
武漢醫學院
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
專長神經解剖學
研究內容人體解剖學

項士孝(1917年2月4日—1991年9月10日),又名項仕孝,安徽省黟縣人。人體解剖學教授,神經解剖學家,醫學教育家,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(現湖北醫藥學院)首任副院長。

主要經歷[編輯]

1917年2月4日生於安徽省黟縣,祖父是私塾先生,父親從商。幼年時隨祖父讀書、繪畫。早年就讀於黟縣 「橫岡私立敬業小學」、休寧縣「省立徽州中學」和上海市「市立吳淞初級中學」(現上海市吳淞中學)等學校。1936年起,先後就讀於浙江省省立杭州高中(現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)和國立同濟大學附屬中學。

1939年考入西遷雲南省昆明市的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,後隨學院遷入四川李莊鎮(宜賓市)。194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人體解剖學, 1946年隨同濟大學醫學院遷回上海繼續執教。1947年參與重建中國解剖學會。

1948年-1951年赴瑞士巴塞爾大學醫學院留學,師從著名神經解剖學家Eugen Ludwig教授。其研究在國際解剖學雜誌《Acta Anatomica》上發表。1950年獲巴塞爾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。

1951年回國到上海母校,任同濟大學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。兼任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解剖學客座教授。

1951年,同濟大學醫學院和位於武漢市的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,在武漢市組建中南同濟醫學院(後更名為武漢醫學院、同濟醫科大學,現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)。同年底隨學院從上海遷到武漢,參與籌建中南同濟醫學院。

1951年-1965年,任中南同濟醫學院及武漢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。組織胚胎學教研室主任,基礎醫學部副主任,教務處副教務長。1954年參與籌建中國解剖學會武漢分會(武漢解剖學會的前身)。其間兼任湖北醫學院(現名武漢大學醫學部)神經解剖學客座教授。

1965年12月,被委任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副院長(院長空缺),率隊前往鄂西北鄖縣十堰市,創辦這所新學院(後依次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、鄖陽醫學院,現名湖北醫藥學院)。

1965年-1988年,任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及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副院長。同時兼任基礎醫學部主任、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教研室主任、人體解剖學教研室主任。任解剖學教授至1990年。

1983年-1987年,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

1985年,組建中國民主同盟十堰市支部委員會,任民盟十堰市主任委員。

1991年9月10日,在十堰市去世, 享年74歲。

主要成就[編輯]

醫學教育 開拓辦學:

項士孝一生從事神經解剖學、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教學及研究工作,並為母校同濟醫學院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。1939年在國難中隨母校西遷求學,194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, 1951年留學歸來重回母校任教,之後隨母校再次西遷到武漢支援內地的醫學教育事業。

1965年12月,武漢醫學院抽調54名教職員工,到鄂西北山區創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。委任項士孝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副院長。在正院長一直空缺的情況下,帶領53名教職員工及其家眷,第三次西遷,在湖北省偏遠山區鄖縣,白手起家,艱苦創業,開展建院工作,一年後遷至十堰市繼續建院。這就是後來的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及鄖陽醫學院、發展到現在的湖北醫藥學院(2010年)。項士孝是鄂西北山區高等醫學教育的奠基人。

其他任職[編輯]

中國解剖學會武漢分會理事兼秘書

鄖陽地區教育諮詢委員會負責人

中國「野人」考察研究會主席團成員和鄂西北分會理事長

家庭生活[編輯]

早年在安徽黟縣結婚。妻子吳春嬌從安徽黟縣隨夫一路遷移到上海、再赴湖北武漢、最後落腳於鄖陽十堰,二人同甘共苦、歷經風雨,度過了平凡和恩愛的一生。1989年,在首屆全國金婚佳侶評選活動中,項士孝夫婦獲得全國「金婚佳侶」榮譽獎。

參考文獻[編輯]

  1. 中南同濟醫學院,武漢醫學院,同濟醫科大學1950-1986大事記。同濟醫科大學,1987年4月
  2. 鄖陽醫學院志1965-2005。鄖陽醫學院,2005年10月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
  3. S.H. Hjiang. Über die Faserzahl und die Faserdicke in den Wurzeln des zweiten Thorakalnerven Beim Menschen. Acta Anatomica, 1950/1951, 11:50-82 
  4. S.H. Hjiang. Zur Statistischen Analyse der Faserdicke in den Spinalnerven des Menschen. Acta Anatomica, 1952, 16:71-85 

外部連結[編輯]

  1. 湖北醫藥學院網站